• 学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其成时忆师恩I李思芹
来源: 时间:2021-07-09 15:01:44作者: 点击数:
  

岁月匆匆,离别的日子总是说来就来的。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忆师恩,师恩浓浓,师恩难忘。在中欧能源学院,总有那么一群老师用丰富的知识来开启学生们的智慧,用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品行,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来熏陶学生们的心灵。


学生:李思芹

学生社团工作职务:研究生会新闻宣传部

获奖信息:3次获得学业优秀奖学金,1次优秀知行奖学金,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SCI一区论文一篇;发明专利一项;第十四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分论坛口头汇报;第一届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杰瑞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工作单位: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有限公司

导师:杨海平

职称:

三级教授、博士导师

获奖信息:202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颁发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十七届中国优秀专利奖。

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0多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3部,参与主编教材2部,申请发明专利1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国内外SCI他引5000余次,6篇文章进入ESI高引,其中单篇SCI他引高达3300余次。

学术荣誉:现任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4.982)副主编,Fuel(IF:5.128)、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3.905)和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IF:3.774)等期刊编委和客座编辑。

 毕 业 感 言 

    研究生三年最幸运的事就是做了杨老师的学生。

邮箱里至今还保存着2017年8月份跟杨老师的第一次通讯,是我发给您的推免申请,您亲切和蔼的回信立刻就深深吸引了我。但和您的见面却是在次年的9月份,当时怀着忐忑的心情和雨佳一起来到煤燃烧201,在那个简短的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您。我局促不安地拿着个本子,静静地观察着,焦急的等待着,后来您安排我和雨佳去了气化小组。从此正式开启了我的研究生生活。

三年里,杨老师是我的师长,更是我的精神力量之源,杨老师身上有三点特别令我动容。首先是对我科研的教育,杨老师除了看重科研能力,更看重的是工作态度,一再用各种形式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一切。杨老师相信每个来到课题组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可塑之材,不断鼓励我们要相信自己,调整心态,多学多看,努力定会有收获。杨老师以身作则,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着,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第二是对我做人的教育,杨老师身为教授,硕果累累,还有许多头衔,但杨老师永远都是那么的谦逊。跟我们学生说话都总是那么客气,即便在我看来是学生分内该做的事情,杨老师都会用“请”“麻烦”“谢谢”等词,在各种场合的谈话都让我们倍感亲切。第三是对我认知的教育,杨老师身为女性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就,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同时杨老师也潜移默化在教育我们,面对困难的任务时不要因为自己是女性,就希望有所优待,而要直面挑战,争取做到更好。

刚上研一的时候,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因为不知道如何兼顾科研而焦虑不堪,杨老师告诉我们先安心把课上好;第一次到法国交流学习,因为语言障碍等问题,生活遇到了很多困难而感到挫败不已,杨老师安慰我说她在英国的时候各种行政手续也很难办,还告诉我学业之余可以多去体验法国的浪漫文化,有困难随时可以找老师诉说,一席话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让我在巴黎的街头湿了眼眶;第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因为要登台进行口头汇报紧张不已,杨老师在我们的时间悄悄来到会场,在台下给我们默默鼓气。还有好多好多的温暖瞬间,杨老师的话总是很有温度,像阳光洒在身上一样,温暖而充满力量,一次次鼓舞着我勇敢前行。我也在杨老师身上明白了“个人魅力”一词的含义。

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我的学生时代也接近了尾声。但杨老师教给我的这些道理将永远伴随着我前行,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再次敬祝杨老师一切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