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由华中科技大学校研究生会主办、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第48期“人生·事业·国家”讲坛在我院217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了美籍华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科学家、国家“”入选者刘科教授做客我院,与学生们畅谈中国环境挑战及未来能源展望。
刘科教授首先从世界能源消耗的年增长趋势出发,分析对比了能源消耗与能源储量之间的矛盾,指出“未来4年,我们仍要做好适应高油价时代的准备”。
对于未来煤炭资源的发展,刘教授也通过与石油资源的类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是倡导煤炭产业高度整合。与石油产业高度集中化相比,煤炭产业从生产到利用到污染治理,分属于煤炭企业、电力系统、环保部门等不同机构,权力分责不明确导致煤炭利用与治理过程中产生不少问题。产业高度整合将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是开发煤炭分级炼制技术。传统的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污染问题是引发环境危机的重要方面,直接燃烧利用方式的效率过低。采用煤炭分级炼制技术,在利用之前进行技术处理,实现煤炭的高质利用,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煤炭污染问题。分级炼制技术也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低效能源利用方式。
针对新能源的利用,刘教授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的一个大问题是对电网的冲击。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发展高效的储能技术。新能源的发展应当与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相结合,从解决燃眉之急与长远发展两方面入手。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刘教授认为当前储能技术尚不成熟,发展LNG混合动力汽车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在接下来的访谈和互动环节中,刘科教授就大家关心的雾霾天气、邻避效应等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我们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追求梦想,同时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大家坚持自我。
刘科教授曾在美国埃克森-美孚、联合技术公司(UTC)和通用电气(GE)等著名跨国公司工作,为了完成自己“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的夙愿,他于2009年毅然辞去国外优厚的工作回到祖国,致力于国家的能源技术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我们期待中欧学子也像刘教授一样,积极投身于能源领域,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为中国的未来写下清洁而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