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高校教师如何应对教育跨国界、跨文化带来的的挑战?11月14日至15日,由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同发起并主办的“第一届教学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来自国内以及芬兰、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高校教师、教学法研究专家、师资管理部门代表百余人与会,共同探讨高校教学法创新与研究实践。我院中方执行主任易辉、教育中心主任刘洋等一行4人受邀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
刘洋老师与阿尔托大学副校长Martti Raevaara教授交流
我院易辉、刘洋与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左二)等合影
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教授致辞表示,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必然发展趋势,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举办第一届教学法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助于我们汲取国外同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国内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作了题为《MOOCs: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为应对MOOCs(慕课: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带来的挑战,高校必须大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高校教师以学生有效地学习为导向去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核心概念的教导等。
阿尔托大学副校长Martti Raevaara教授在题为《重新思考学习、教学、教育的创新》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阿尔托大学在商业、科技、艺术多学科教育模式方面所做出的全新探索与实践。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也发表了致辞。
讨论会设立了2个分主题,分别为“教学与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教师能力建设”。与会中外代表围绕两分主题展开了为期2天的研讨交流。
15日上午,我院教育中心主任刘洋老师还受邀在分会场作了以“面向国内外大学生的新能源教学项目的比较研究”为题作报告,集中对我院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中欧双学位硕士项目这一新型教学培养模式进行了重点推介,获得了与会中外教师及学者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