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中大,永远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勤奋刻苦,向上好学
孜孜不倦,努力钻研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脚踏实地,攻坚克难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在华中大”的口号
诠释了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
彰显了华中大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少年凌云志,人间第一流
他们永远是华中科技大学最亮眼的风景
何尚洋,中欧能源学院2020级研究生,以博士生的毕业标准高质量的完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基本信息:
姓名:何尚洋
学院: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2020级研究生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学位课加权成绩84.31分
以第二作者(导师一作)身份在SCI一区已发表两篇论文及一篇会议,仍有一篇SCI在审一篇在投。
目前已成功申请到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入学资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硕士三年的科研生活中,何尚洋坦言最初自己也并不适应中欧如此繁重的课业,他积极跟导师进行沟通,向导师寻求相应的帮助,也和同门师兄师姐或同学之间主动交流。师兄师姐的经验之谈可以帮助科研新手少走很多弯路,同门之间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让自己的科研之路更加轻松。回忆起研一的繁忙时光,何尚洋仍然历历在目,他说任何成果的取得都不轻松,为了能够在科研方面有所进展,他牺牲了很多周末的空闲时间,在办公室大量浏览文献,反复进行实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何尚洋以学业和科研双优异的表现也成功获得了心仪大学博士入学资格。
科研方面,何尚洋说科研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会有很多次的实验失败,甚至还会听到一些负面的评价。这个时候心态尤其重要,面对实验失败的压力,要学会及时调整心态和释放心情、保持自信,无论之前进行的有多不顺利,再次进实验室之前都要给自己打气,相信这次一定能够获得满意的数据。长时间在电脑面前工作对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科研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的支持,积极锻炼也能够帮助我们释放压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除科研学习外,何尚洋同学也积极参与学院研会工作和社团活动。研一时期他作为中欧能源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负责人,对学院发布的每一篇学生公众号新闻推送都仔细检查,并经常承担学院学生活动的摄影撰稿等工作。同时何尚洋还担任了中欧2002级党支部第一和第二党小组的组长,工作期间他按时完成上级党组织所下发的各项任务,与组内同学关系也相处融洽。疫情期间,何尚洋同学出于为同学服务的心态以及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志愿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多次参与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何尚洋同学表示,在服务大家的过程中他觉得很开心,被大家信任和需要的感觉很好,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自信。一些志愿服务工作让他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意气临九霄,雨散不终朝
回望自己整个的研究生生涯,何尚洋学长充满了感激之情。首先要感谢的就是三年来导师的谆谆教诲,何尚洋学长表示,无论是在科研和生活上,导师都给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刚接触科研时,导师耐心的为他提供了一个优质、合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指导。并且,导师也会手把手的带着他完成论文的撰写、修改以及投稿这一整个流程,可以说是他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与指路灯,在论文校订阶段,导师甚至前前后后共发了百余封关于论文修改意见的邮件。而导师对他的关心不仅仅体现在科研层面,还切实反应在未来发展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也会时常向他推荐同领域老师,同学进行深入交流并成为研究合作者,努力把他推向更广阔的研究平台。
感谢中欧的学习生涯,全英文的教学背景让何尚洋英语水平进步飞快,特别是英语口语方面,用英语和人沟通也不再胆怯。何尚洋表示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视野,直接影响了他想要前往香港读博的决定。首先,在中外办学的情况之下,使他能够在与中式研究生教育方式不一样的情形中学习课程并进行相关思考。以项目制为基础的课程教学科研既锻炼了合作能力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国内就接触到这样一种新颖独特的教育方式,也是中外办学的一个优势所在。其次,中欧能源学院也提供了大量出国留学的机会,让中欧学子在研究生阶段有机会见识一下与国内不一样的自然与人文气息,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最后,中欧能够汇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各个同学,大家依托于中欧能源学院这种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深度的沟通交流,在想法的碰撞中提炼灵感。
还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三年的时间何尚洋在华科遇见了很多良师益友,这些人教会他的道理对他而言始终是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何尚洋同学表示,未来自己也将带着这份感激之情走下去,在科研领域继续钻研,成为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最后,何尚洋也想送给学弟学妹一句话:走过黯然无光的黑夜,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而前路浩浩荡荡,万物皆可期待。我们祝愿何尚洋学长未来的科研道路一帆风顺。